這一比賽有一個很另類的名字——“怕不怕”。所謂“怕不怕”挑戰賽,其實是對參賽人 員強度、耐力、意志力的考驗,參賽者必須要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,才有可能完成賽事。這一賽事有較大的刺激性與挑戰性,所以一經推廣,即得到成都自行車愛好 者的積極響應。在昨天的比賽中,吸引了近200名自行車愛好者參加。
昨日的比賽在凌晨4點30分開始,參賽隊員從城南三環路附近出發。按照規定,所有參賽隊員必須在20個小時時間內,完成從成都到樂山的往返賽事。
從成都到樂山往返距離大約300公里。比賽沒有獎金,能完成4次挑戰賽的選手,將有 資格前往法國參加比賽。昨天是第一次比賽,此后,主辦方還安排有三次挑戰賽,依次為:成都—遂寧—成都(27小時400公里);成都—南部—成都(40小 時600公里);成都—黑龍灘—成都或者成都—資陽—成都(13.5小時200公里)。
令人稱奇的是,昨天在成都打響的這一賽事沒有獎金。并且,所有參賽者必須在賽前與主 辦方簽訂一份免責責任書。因為這一從成都到樂山往返的比賽,全部在公路上進行。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在成都至仁壽公路上采訪時發現,參賽選手在公路邊騎行, 風險較大。據悉,在比賽沿途所有路口均沒有警察或工作人員引導。
新聞鏈接
啥是“怕不怕”
“怕不怕”這一賽事起源于1891年。據稱,當時一位法國人只是想知道人類是否可以 通過自己的力量,去完成巴黎到布萊斯特海港來回的壯舉(1200公里)。于是,他邀約了一群有著同樣夢想的自行車愛好者一起開始了這項“不可能完成”的任 務。最終,有99人完成這樣的挑戰(共207人)。
2011年,法國將進行第17屆法國“怕不怕”挑戰賽。中國有關推廣機構將選送第一批中國選手前往法國參加挑戰賽。為了獲得前往法國挑戰賽的報名資格,成都地區的自行車選手,必須完成一系列的資格賽(一共4次)。
參賽者說
肖軍:難度遠不如川藏線
自行車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運動。昨日,曾騎行過川藏線今報名參加“怕不怕”自行車挑戰賽的成都自行車愛好者肖軍,介紹了比賽情況。他認為,“怕不怕”自行車挑戰賽,雖然具有一定難度,但難度遠不如川藏線。由于在平原上騎行,他與同伴熊建輕松完成了昨天的第一場賽事。
肖軍表示,由于比賽沒有排名,只需要完成比賽即可,所以他與熊建只是享受比賽,沒有過多注重速度。
據悉,一些第一次參加自行車挑戰的愛好者,在比賽開始后即進行沖刺,結果在抵達華陽時便以精疲力盡,不得不退出了比賽。肖軍說,如果這些退賽的選手放慢節奏,實際上仍然很有可能完成比賽。
“我們報名參加活動,主要是希望接受挑戰??陀^而言,這一賽事很好,幾乎全在平原上 騎行,有一定難度,但難度不大,遠不如川藏線相比。這次比賽的最高海拔只有700米左右。而在川藏線,當你看到前方出現的高山時,帶給你的完全是絕 望……”肖軍坦率地表示,“不過,昨天的比賽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,昨天比賽開始后,由于第一集團人太多,我們擔心出現意外,不得不退到第二集團。”